800小说网 > 碧连涛文集 > 想家

想家

800小说网 www.800xs.la,最快更新碧连涛文集 !

    离开家乡将近十六个年头了,在这将近十六年中,读书时候,放假时偶尔回家小住几天,而且回去时大都是放暑假才回去,寒假回去甚少,更不用说回去过年了,原因是,寒假时间太短,每个假期我都要打工,为下一个学期的学费,而穿梭寒霜和风雨中。记不得有多少个除夕之夜,一个人,一碗干饭,再煮两个鸡蛋,辞旧迎新,可是迎来的总是和陈年没什么两样的日子。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简单的思想,心里所想的也很简单,就知道家里环境不好,出来读书不容易,能够打工赚些钱,让爸妈为我少操心,可是我知道爸妈在家里很惦念我,就象我惦念她们一样。每在这时候,眼泪簌簌掉,悄悄地掉在手里揣的那个搪瓷饭碗,认为只要上帝听不到的我哭声,家里的爸妈也不会知道我哭了。

    那时候,开学没几天,就盼望着放暑假,可回家几天了,回家和爸妈、兄弟、妹妹相守,一家人一起吃饭,吃着爸爸披星戴月,深更半夜蹲在海岸边的岩石上,为我们钓的海鱼,还有妈妈专门为我们煮的椰子饭,饭桌上,大家说的说,笑的笑,家里热热闹闹地。傍晚,在庭院里的桔子树下,全家人坐在小木凳子上,淋浴在康乃馨般的月光,星星点点的夜空,碧霄绽放的朵朵云彩,听着从屋外绿树翠竹,随着悠悠夜风传来的蝉鸣,蛤蟆的“呱呱”声,围着妈妈刚炒出来的,那小篮子香喷喷的花生,听爸爸、妈妈说说家里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讲讲邻居的家里有了什么喜事,村庄里的故事。

    爸爸、妈妈尽情地享受着,她儿女们快乐的笑声,她的儿女们似雏莺,快活地享受着父爱和母爱,在爸妈的心怀里,不管我们是否出色,在她们的眼里我们是让她们骄傲幸福的孩子。在外头受了多少委屈,有多少疲惫,只要回到家,心,自然很舒坦、快活、踏实,这就是爸爸、妈妈,她们的真诚的爱,两颗相依相靠的心,辛劳的双手,强壮的臂膀,默默耕耘,潜心构筑起来的,温馨、幸福的家啊。爸爸、妈妈以爱孕育我们成长,以她们的善良和仁慈,沧桑、坎坷的人生,笑看风云变幻的生活态度教育我们,要走好茫茫人生路,得面对与承受生活的艰难,她们最大的心愿,孩子们能够象她们一样,在逆境中也要快乐地生活着。

    爸妈把我们全家相聚的欢乐,收藏在心窝,在夜黑人静之时,细细地嚼着,忘却了耕种的劳苦、疲惫,而我带着爸妈关爱的心,又踏上漂泊的人生旅途,累了,就躲在被窝里,想想爸妈粗糙的双手,抚摸我的头发时,是多么的温柔;想想一家人在桔子花静静地开着,桔子花香悄悄地飘着的夜晚,说着、笑着,连白玉镜子般的月色,都被我们温馨的家,欢乐的笑声灌醉,孤寂与疲倦消融在甜蜜的回忆。

    记得去城里读书,给家里写第一封信时,打了多次草稿,写了几天,第一遍草稿直到现在我依然记得很清楚,写的都是怎么地想家,很想爸爸、妈妈,自己捂着枕头哭,泪水潮湿了枕巾,渗湿了妈妈亲手用棉花给我缝的枕头,肚子里有多少思念的词语,心头有几许的思念忧伤的情怀,全涌现在那几张信纸,当贴了邮票,走近邮箱时,手不由自主的缩了回来,想着要是爸爸、妈妈看到这封信,将是多少个未眠黑夜......

    第二天夜里,爬在小书桌上,在小台灯下,用小剪刀小心翼翼地把信封拆开,因为信封上贴了邮票,舍不得浪费那三毛钱。夜深幽静,宿舍的同学陶醉在梦乡,把小台灯拉到床头,用心声一字一句地读着自己写的家书,眼眶盈满泪,滴落在白纸黑字的字行。然后把一本书放在枕头上垫着,拿出纸笔,爬在床上,把写得满满的五张纸,前一句后一句,象小学生摘录一样,尽管不想爸爸、妈妈看到伤感的文字,可是想家的感觉自然流露,改了又改,写了又写,还是满满的三张纸,这一次我没有急着把信寄出去,而是压在枕头下。思亲的愁,思念家乡的愁,这颗心,似秋风吹黄的柳梢,信,妈妈未能看到,但我的眼里映出妈妈和我一样的一片秋心。等我把这封写了几天的家书寄出去的时候,信封里只装一张纸,寥寥几行字,写的都是要爸爸、妈妈要照顾好身体,我在学校一切都好,不要担心。

    第二封信是,在我找到第一份工作的那一天晚上,那天晚上我特别开心,因为找到工作,可以自己养活自己,减少家里的负担。这封信我写的两张纸,告诉爸爸、妈妈,那家工厂是城里的大工厂,厂里有多少职工,是生产食品的工厂,我一天可赚五块钱,一天的生活费两块钱,可以省下三块钱。从妈妈的来信,感受到妈妈为我高兴的心情,妈妈在信里还夸她女儿多么懂事、能干,可是爸爸、妈妈怎么也不会想到,我上班的时间是从午夜十二点到第二清晨的七点。

    高小毕业的妈妈,字也写得比我好看,娟秀的字体,挺拔有力的笔划,体现了妈妈温柔、坚韧的性格。妈妈给我的第一封信,信里说妈妈是多么的想我,想想我以前每天大清早和妈妈一块下地,母女俩在翠绿的稻田,阵阵吹人醺醉的穗风,听见妈妈和我几多悄悄语,绿油油的穗波,印着我给妈妈抹汗的影子,稻田边那条清澈的小溪,映在妈妈心田,是我拿着那块椭圆的珊瑚石,给妈妈磋脚的影子;妈妈说长年住栖阁楼屋檐下的燕子,在我离开家的这段日子,也相继离巢出走了,好象是飞来找我了。因为,妈妈知道,我在家的时候,每天早晨起来都要到阁楼的屋檐下吹口哨,燕子听到口哨声,象群调皮捣蛋的孩子,围着窝巢吱吱喳喳,尖细的爪子一会挠挠肚皮,一会象是舞一场自编自演的芭蕾,有的还飞到我头顶上打转转,小燕子知道,我和它们是彼此间的好伙伴。

    在信的最后一段,妈妈是这样写的:“丫头,你没去城里读书之前,爸妈心里日盼夜盼,盼着有一天你能走出这山沟沟,也出这片黄土地,象城里的姑娘一样,没有风吹日晒,现在你实现了爸妈的心愿,爸妈为你高兴。可是,丫头,你一个十五岁的孩子,第一次离开家,第一次出远门,爸妈心里不踏实,每天吃饭的时候,心里总是挂念着,不知道丫头你吃饱了没有?夜里躺在床上,想着不知你是否睡着了?妈知道你想家,想家的时候就给家里写信吧,照顾好自己,妈希望你放假回来,看到的是一个漂漂亮亮的丫头。”

    可是又读书又打工的日子,真的很累,每天夜里十一点半,骑着花了三十五块买来的一辆又破又旧的自行车,穿过从宿舍到校门的那两排桉树,就是通往市中心的街道,街上行人稀少,开始的时候心里很害怕,嘴里不停地念着“我不怕、我不怕”给自己壮胆,两眼直视着前方的马路,斜瞄一眼路两旁的勇气都没有,生怕突然间冒出什么东西,这时候,多么地想妈妈陪在身边,多么的想家,想回家。

    可是我并没有在想家的时候常给家里写信,爸妈十天半月没收到我信,就给我写信,妈妈在信里总是把家里的点点滴滴告诉我,当然都是让我开心的事情。比如家里养的那窝蜜蜂,爸爸前两天把蜂蜜挤在玻璃瓶里,还说自小我身体不好,留着给我喝;庭院的桔子红了,爸爸摘了一些,放在一个陶瓷罐子里,用白沙糖泡着,是爸爸特意为我做的,因为我从小每到夏天,容易长疮,吃白沙糖泡的桔子清热解毒;屋子后面的那片椰子树,每一棵都结满了果子,甚至是那条通往田野的小路,路边的海棠树开花结果,妈妈在信里描绘得有声有色。

    我知道,妈妈每天往返于那条乡间小路,每天都想着我和妈妈一起,踩着朝阳的晨露下地,母女俩在烈日下,在冷风骤雨中,以心与心的交融,关爱、抚慰彼此,驱使严寒。黄昏时分,母女俩肩挑着重担,踏着倾斜乱石小路,对着晚霞,妈妈对我说着今天做了多少农活,明天我们该做哪些农活。

    在家的日子,每天的劳作,我和妈妈都没有叹息,到城里读书,从妈妈的信中,我才知道,其实爸妈是暗自为我叹息,只是爸妈把为我酸楚、忧愁的眼泪,撒向家乡的皎月繁星,沉默的心为我静静咽着泪。

    冬去春来,游子想家,清清的两行泪,已悄悄地滴落在襟袖,思念亲人的游子,夜赖人静之时,默然站在窗前,凄冷、惆怅的心,象只在荒野中,在暮云里飞来飞去的燕子,孤自失落,盼着一轮皓洁明月,钻出厚厚云层,朦胧的天空,倾泄如水的月色,照亮纱窗,照亮归家的路途,为想家的燕子。

    山青水秀的小村庄,老牛的“哞哞”声,小羊羔的“咩咩”声,小狗的“汪汪”声,扣人心弦的蛙声,是一串串美妙的音符,泥土的气息,庄稼的幽香,桔子的甘甜,是壶老酒,把想家的游子灌醉,强作欢颜一笑,为了远隔万里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