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 舂霸文集 > 大爷和他的旱烟袋

大爷和他的旱烟袋

800小说网 www.800xs.la,最快更新舂霸文集 !

    每当早晨起来,我的大爷就提着他的旱烟袋,去家后面的庄稼地头。满满的装上一烟袋窝搓碎的旱烟叶,蹲在那里“啪嗒、啪嗒”的吸,眼睛凝视着田里拔节抽穗的禾苗。大爷种地是老把式,耬、锄,耪、种;耕、扬、犁、耙,样样精通。他种出的庄稼,到秋后就是比别人饱满、高产;他栽的瓜果梨桃就是比别人的水灵、个大。也不知啥时候,他养成早晨起来,必须去自己种的地头旁去吸地头烟。当年,在生产队时,就因为这,让队长没少扣工分。到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他还是这样,好像早晨起来有和旱烟袋、庄稼有难割舍的情话。

    其实,大爷也真的不容易,一生鳏寡孤独,在我30多年的记忆里,和他唯一相伴的就是那根铜窝、铜杆、玉嘴的旱烟袋。在他高兴时,嘴里叼着旱烟袋,绣着荷花的旱烟荷包在他胸前左右摇摆;不高兴的时候,他总是蹲在那里,皱着眉头,一圈一圈的烟雾在他鼻子里散出,不时还传来咳嗽的声音。

    大爷视他的旱烟袋如命。记得在我七、八岁的时候,顽皮的我偷偷地把旱烟袋拿出来。呼朋引伴,到庄头的池塘边上去捣青蛙窝,糊的上面满是塘泥,腥味扑鼻。大爷知道后,气的把我撂倒在地上。用硬邦邦的鞋底,打的屁股红肿老高。从此,我对他的旱烟袋敬而生畏。再也没有随便动过。

    星移斗转,岁月更替。我渐渐长大,慢慢的知道大爷的旱烟袋的来历。1949年4月渡江战役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相继解放南京与杭州,完成对上海的合围。大爷作为后方支援前线的担架队成员,也随着来到上海。和他一块的是位河南籍的民夫,嘴里叼着根旱烟袋。大爷爱吸烟,但是买不起,就凑河南籍民夫的油水。河南籍民夫和蔼可亲,挺喜欢我大爷,总爱和大爷你吸一口,我吸一口。慢慢的俩人成亲密的朋友。可是,在攻打上海战役快结束的时候,俩人为救一名负伤的战士,扛着担架跑到战场的前沿。在抬着伤员回来时,一颗子弹正中河南籍民夫的前胸。临终时,他把旱烟袋送给了大爷。

    岁月悠悠。大爷带着旱烟袋走过那烟火纷飞的年代,走过土地改革,走进初级社,高级社,跨过那个世纪。记得有一年,来个收古董的,看上大爷的烟袋嘴,要出高价要收买。我大爷不肯卖,买古董的就在他家里死磨硬缠,气的大爷抄起?头把他赶跑了。后来,我仔细看看他的玉烟袋嘴:油脂光泽,花纹自然,色泽均匀,透明晶莹如玻璃。看来,也许值些钱。

    大爷年纪大了,就有我们做侄子的轮流赡养着。有时,我妻子看他吸旱烟袋咳嗽的厉害,就会说:“别吸了,你都喘不过起来了”大爷总是说:“吸着它冬暖夏凉,也不渴,也不饿。”让妻子哭笑不得。到晚上,大爷就坐在床头上“吱吱”的燃着他的旱烟袋。满屋的烟雾缭绕,咳嗽和憋喘越来越重。我看着大爷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就和在城里的哥哥打电话。哥哥回来,带回来一条红塔山的香烟,谁知大爷眼也不瞭一下,就放一边。仍然叼着他的旱烟袋。

    花开花落。今年,大爷86岁高龄,旱烟袋似乎吸得更勤、更猛。吸着吸着有时就看着眼前的景物发呆,只有哪一圈一圈的烟雾袅袅飘起。我知道,他是在回忆流逝的岁月,回忆已久的往事。也许,上海战役的炮火正在他眼前燃烧;也许,那个河南籍的民夫在他的眼前走来。

    今年春天,我嫂子看大爷吸得烟太多,就带他到医院去检查,医生说:长期的吸烟,已经形成肺气肿和肺心病,建议戒烟。回来嫂子就偷偷地把旱烟袋给他藏了起来。气的他把碗筷给砸个稀巴烂。饭不吃,水也不喝,躺在床上也不动。我哥怕他出事,就又还给了他。大爷一把夺过旱烟袋来,用袖头擦了又擦,看了又看。叼在嘴上,眼睛似乎有些潮湿。

    到如今我才明白:大爷戒不了烟,更不会放下他的旱烟袋。因为,在这些年的沧桑岁月里,旱烟袋已经是他生命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