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 半溪梅影文集 > 远游无处不消魂一

远游无处不消魂一

800小说网 www.800xs.la,最快更新半溪梅影文集 !

    一、初抵维也纳

    维也纳时间18:49分(北京时间凌晨1:49分),我们的航班在奥地利维也纳机场平安降落。根据机上电视屏幕显示,此次航程的空中飞行时间为十小时零七分钟,空中距离7460公里。在办理了入关手续,一路看着英文指示牌走到行李领取处取了行李后,我们来到出口。在这里,见到了我们的导游小周。

    周导儿开着一辆面包车将我们拉到一家中餐馆用晚餐,餐馆的名字叫做回春园。如果不看店面只看招牌,善于意会的中国人准会误以为这里是中药铺。餐馆的内部装修很“中国”:中式的餐桌椅自是不消说了,点缀几幅中国画来加重文化韵味也在情理之中,尤为可叹的是顶上悬挂着宫灯、架上摆放着紫砂陶,让人一时不知自己身在何处。老板娘年轻漂亮,举止落落大方,操一口普通话热情相迎。她,完全不象个中人。老板是个气宇轩昂的男人,似乎也不象是个大厨出身。闲谈中得知,这一对小夫妻在国内的时候,丈夫搞声乐,妻子是医生。八年前为了事业来到音乐之都,却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可供亚裔演员扮演的角色很少),很难融入欧洲的主流文化。结果,为了生存而放弃了事业,开起了餐馆,办起了豆腐加工厂,两个人八年没有回过国。看着两个在国内应该算是较优秀的人在异国他乡这样打发他们的青春,我的心底涌起一阵惆怅。

    也许是店内灯光太暗,也许是时差在作怪,座中人的情绪似乎有些低落了

    二、音乐之都

    早餐后出发,先去看那蓝色的多瑙河。一路上,那不朽名曲一直在耳畔回响。车行驶在宁静的街道上,由于气温较低,车窗上笼罩着一片迷蒙的雾气。维也纳,你这“欧洲的心脏”的心脏(奥地利号称“欧洲的心脏”),我终于走近你,只是不知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

    维也纳旧城基本保持了中世纪辐射状的环形布局,而且没有过于高大的现代化建筑。因此,当我们看到联合国那略显高大的五栋现代化的弧形建筑时,也就意味着到了新城边缘。在桥边下车,扑面而来的是多瑙河上的寒风。无论是在桥上顶风踽踽而行还是在河边沉吟徘徊,都没有感受到那著名河流的魅力。我们只是一群匆匆过客,在不相宜的季节来到了不足以体现多瑙河魅力的地段。心境也过于浮躁,只是一味的摄影留念,并没有闲暇来用心品味和沉迷。多瑙河,我走近你,又离开你,彼此依然陌生。在陌生的环境中,人当然也无法释怀。

    我们的车子又驶回旧城。在这有着数百年音乐历史、居住过贝多芬、莫扎特、海顿、舒伯特、勃拉姆斯和施特劳斯家族的音乐之都,我们首先看到的是那栋二战后重建的举世闻名的淡黄色罗马式建筑——那首演过费加罗的婚礼和第九交响乐、威尔第、汉斯、卡拉扬担任过指挥、拥有世界一流的管弦乐队(维也纳爱乐乐团)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在那里,曾经演绎过多少旷世佳作?曾经寄托过多少音乐家的梦想?又曾经让多少音乐爱好者魂绕梦牵?

    虽然车子始终在市区行驶,无缘见到想象中的维也纳森林,但我的耳畔始终回响着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的旋律。神差鬼使般的,导游把我们带到了施特劳斯铜像前。鲜花和绿草之中,高高的大理石基座上,是白色石雕的拱形门,门两侧有风姿绰约的石雕女郎,施特劳斯挺拔的身姿伫立其中,正挥弓揉弦奏出那美妙的乐曲

    告别了施特劳斯铜像,我们来到了维也纳市政厅前。那是一座哥特式建筑,有一大四小共五座尖塔和许多美丽的尖顶彩绘玻璃窗。居中最大的尖塔中部一块浅耦合色牌子上写着白色的阿拉伯数字:“24”向人们昭示着即将到来的圣诞节。市政厅前的广场上是临时搭建的圣诞市场,布满了出售圣诞礼品的小摊位,热闹而有序。小火车上坐满了兴高采烈的孩子,气球、彩灯、圣诞树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市政厅内已经成了孩子的乐园,学手工,做游戏,熙熙攘攘,挤满了身着五颜六色服装的孩子。孩子的喧闹使那远看超世拔俗的、肃穆的市政厅猛然间具有了世俗气息,有了亲和力,使人有了一种真正的太平盛世的感觉。

    维也纳就象是欧洲建筑博物馆,当我们来到议会大厦前时,一座希腊式建筑又出现在我们的眼前。看见大家频繁拍照,并且纷纷担心胶卷不够用,周导儿一付过来人的样子,很憨厚的笑着说:“一般都是头两天照的多,等到了巴黎,满街都是这样的建筑,你就不想照了。胶卷肯定够用。”

    沿议会大厦前行不远,一片开阔的广场上,耸立着哈布斯堡王朝赫赫有名的女王玛丽亚。特蕾西亚(mariatheresia1717——1780)的塑像。这是一位了不起的女人,她在位期间在奥地利进行了全面的改革,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促进了工商业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使奥地利成为比较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国家。女王的塑像面向着霍夫堡皇宫,君临天下的威仪遮蔽了后世庸碌之辈的微光。

    在女王双眸的注视下,我们走进了霍夫堡(hofburg)皇宫。这是欧洲最大的王朝之一——哈布斯堡(habsburg)王朝的皇宫,也是建造较晚的一所皇家宫殿。由于一战的爆发导致哈布斯堡王朝解体,其中的一座宫殿尚未来得及建造,因此,使本应是相对封闭的宫廷建筑却网开一面,倒也别具一格。英雄广场上,浅灰色的宫殿线条流畅而舒展,青铜塑像精美绝伦。我们为皇宫的恢宏气势所深深震撼,这是一种与中国皇室文化所不同的气度。典雅、华贵、浪漫、灵动、充满幻想而又不同凡响。而北京的故宫,当你从太和门举目北眺时,会被太和殿那种泱泱大国的庄严、厚重之势所震慑,会感觉到自己的渺小,那是一种令人砰然心悸的感觉,但是有些压抑,可敬而不可亲。

    出皇宫,走入步行街。沿鳞次栉比的店铺款款而行,周围是金发碧眼的欧洲人的世界。我们这一行人融进人流,立刻成为少数民族,真实的感受了一把洋鬼子的待遇:我们成为一些身着中世纪服饰的摄影小贩兜揽生意的对象。大约是由于近年来中国人到欧洲旅游已渐成时尚,竟把有些欧洲人也逼出了中文。其中有一位看上去象是来自东欧国家的姑娘,说着非常流利的中文:“嗨,你们好。照张相吧!”不过,更多的人是说英语。有一位男士穷追不舍,在我们已多次婉言谢绝后,居然问“why not?”好不容易摆脱纠缠,我们上午参观的最后一个景点——圣。斯蒂芬大教堂到了。这座建于1433年的教堂,其高耸入云的尖塔是维也纳城的显著标志。正是中午12点钟,教堂正在举行宗教仪式,悠扬的钟声伴随我们结束了上午的行程。

    午餐仍然是在昨晚去过的回春园。因为我们的车子有点毛病需要修理,因此,下午参观皇帝的行宫——美泉宫时我们就分成了两拨。导游开一辆小车可坐4人,回春园老板又帮着叫了辆出租。看见我们往出走,老板说:“那辆出租上可以坐4个——坏了,又说错了,应该是4位。”看来他确实不善此道,大约常在招呼客人就餐时把客人论“个”用错量词。不知是老板叫出租时没交代清楚,还是司机德语水平太差(他不是德国人),总之,他对我们的目的地发生了疑问,任凭导游在另一辆车上大叫“舍恩布龙(美泉宫)!舍恩布龙!”也无济于事。好在司机还算聪明,又返回饭店问明了事。

    巴洛克风格的美泉宫座落在维也纳西南部,是王室的避暑离宫。那倾国倾城的茜茜公主生前长期居住于此。据说夏季的美泉宫,宫外的欧式园林美不胜收。宫内一派皇家气概,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风格独特的用六边形橡木桩打入地下所砌成的地板了。

    参观完毕,我们启程前往萨尔斯堡。据周导儿介绍,由于欧洲纬度较高,冬季昼短夜长较北京尤甚,每天下午4点钟后,天就开始黑了。因此我们的行程基本上是上午参观,下午赶路。

    当我们在半路上的一家中餐馆吃完晚餐后出来,才发现天开始下雪了。

    三、萨尔斯堡

    昨晚,在一片纷纷扬扬的大雪中,我们的车子沿着奥地利西北部蜿蜒的山路驶入了萨尔斯堡郊外的一个小山村。暮色四合,雪已堆积得很厚。在黑暗中行进了多时,蓦然回首,坡上那灯火阑珊处“家”的感觉一瞬间填得人满怀满抱。

    那乡间别墅的主人是一对青年夫妇,很俊的一对儿。男主人帮我们停车、搬行李,女主人在门厅迎客,忙碌而又有条不紊。这家庭旅馆房间中的窗帘、床罩色泽鲜艳明快,气氛温馨,颇具乡村气息。楼梯走廊上的靠背椅、缝纫机,一帘、一垫、一花,看似不经意,实则极具匠心。

    清晨,站在阳台上极目四望,一片银色世界。空气清新而寒冷,天光凝重而又浓郁。山路上间或有三三两两的小孩子,背着书包,踏着满地白雪上学去。

    由于周导儿要去给车换冬胎保证安全,早餐后我们自由活动,在周围摄影留念。我和z在一户人家的门外发现了三只可爱的猫眯。z说:“眯眯,过来!”那猫仿佛听懂了,抬爪款款走来。我伸出手去,说:“握握手吧!”那小生命乖巧的将小脸凑上来,在我手边摩挲。z不失时机地按动了快门。回到别墅时,远远地看到p正挥舞着洋雪铲开展跨国学雷锋运动,那雪铲象是铝合金制品,泛着银光,非常漂亮。z又一次按动了快门。

    9点多,我们告别了这留下了美好回忆的小山村,出发前往萨尔斯堡城内。

    萨尔斯堡以盐河为界,分为新旧城区。河左为老城区,素有北方的罗马之称。是莫扎特的诞生地。

    我们首先去“朝拜”那座落在山顶的中世纪的城堡。沿着由小块长方形石头拼成放射状图案的古老的小路渐次盘旋着向山顶攀登,我和z一马当先,走在最前面。看着山下那古老的教堂和修道院,我仿佛又听到了音乐之声中玛丽亚欢快的歌声

    乘缆车下山后,先去瞻仰了莫扎特诞生地,参观了萨尔斯堡教堂。在步行街散步之后,我们过桥,从桥上拍下城堡的全景,在莫扎特广场上的莫扎特塑像前做无限景仰状拍照留念。所到之处,行色匆匆,难免走马观花。大家积极拍照,争先恐后。在一般旅游者身上所顽固存在的“到此一游”心态,到我们这里也未能免俗。

    在维也纳就随处可见的鹰的标志,这里也很多,甚至在莫扎特塑像的基座上也有。而且,后来我们在欧洲其他国家也常常见到。我估计这个标志应该源于伟大的哈布斯堡王朝。哈布斯堡(habsburg)意为“鹰的堡垒”那么,凡是历史上曾向强大的哈布斯堡王朝俯首称臣的国家,其疆土都应与“鹰”有着不解的渊源。这个想法未经导游证实,仅仅算是一个可以自圆其说的猜测吧。

    鸽子在盐河上自由飞翔,天穹澄彻如洗。午餐后我们驱车离开奥地利前往马可波罗的故乡威尼斯。这是一段寒冷的旅途,因为车子要在相当的海拔高度上行驶,而且中途还要穿越阿尔卑斯山脉。

    为了满足大家对意大利皮货的特殊好感,也因为我们在意大利境内的两天正好是圣诞节期间,商店都要关门。因此,晚上,周导儿见缝插针地为我们安排了一场购物活动。

    刚迈进店门,一串宏亮溜索的吆喝,让我在一瞬间发生了时空错位,以为自己置身于北京坊间的服装摊位上了——“瞧一瞧,看一看了啊!”——熟悉的北京“市声”乍入耳廓,真让人不敢相信这是在欧洲大陆上一个遥远而又陌生的国度。其实,这都是先声夺人的效果在作怪,后来再细听老板的口音,他应该是江浙一带人士,与老北京不搭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