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 曹筱茉文集 > 两生花

两生花

800小说网 www.800xs.la,最快更新曹筱茉文集 !

    世间花无数,然珍奇者异,一枝生两花,古来鲜听闻,喻女作花,方生爱恨,一愚一智,一柔一刚,一爱一恨,演尽红尘多少繁华戏。悲欢离合,喜乐忧戚,道不尽个中万千滋味。

    ——题记

    1

    三月的扬州城,一片烟雨迷朦,十岁的素卿独自一人坐上南下的渡船,前去投奔姑姑慕容珍。西湖两岸一片歌舞笙平,繁华似锦,倚船而立,独照湖中人,思及爹娘新丧,此去茫然不明的路途,素卿不禁泪流不止。

    约莫天黑时分,方来到姑姑府上。是个规矩森严的官宦人家,姑父是在朝大员,深得帝心。

    她怯怯地站到气势雄伟的姑姑家门口,连头也不敢抬。

    请问找谁?左边守卫粗里粗气地问。

    我叫素卿,慕容珍是我姑姑。素卿胆怯道。

    这时,没等守卫回话,从门里走出一个三十岁左右,太太模样的女人,一步迎上前来:素卿,可怜的孩子,快进屋来。

    尚是五六岁光景见的姑姑,早已忘却那人模样,想必这眼前说话之人便是姑姑罢。素卿暗暗揣测着。

    宽敞洁净的庭院,中规中矩的佣人,富丽奢华的卧室,素卿从未见过这么大场面,轻轻地随在姑姑身后,一路上,有许多人向她弯腰打招呼:素卿小姐。不禁受宠若惊。

    “卿儿,来,以后你就住在这间卧室。和你妹妹隔壁。”姑妈和蔼地摸着她的头爱怜道。是个亲切令人喜欢的姑姑,倒没有一点官宦人家太太的架势。素卿感激地点点头。

    那一晚,素卿一宿未眠,初到一处陌生之地,内心难免搪突,孤单又别扭。第二日,她才知住在隔壁的“妹妹”原来是姑姑的女儿,叫素环,比自己小一岁。是个活泼可爱,长得亦俊俏的孩子,白白净净,整整洁洁,相比而言,素卿的暗淡衣什要逊色许多,加上不爱言笑的个性,一看上去便是个容易被忽略的人儿。素卿倒情愿是这样,最好所有人都不要来和她搭话,让她自个待着就好。

    心里是想得好好的,却并不得安宁。素环一听说母亲给自己带来了个小姐姐,便嚷着要和姐姐一起玩。姑姑怕是猜得出素卿内心的伤痛,当她带着女儿来到素卿门口时,不免露出歉意的笑容来:卿儿,这是我女儿素环,小你一岁。非得吵着要来见你这个姐姐。哎。

    没事,姑。来,素环,进屋来吧。她礼貌地谦让,心里觉得生疏。

    素环从未见过从乡下来的素卿,这个对一切未见识过的人和事都感到新鲜好奇的女孩,一直拉着素卿的手问个没完。素卿只得一一回应着。不知不觉自己竟也感染上了素环的几丝活泼之气。

    在姑姑手拿为她缝制的新衣物,站到面前时,她正被素环一句话逗得笑了。一时间,不禁有点错愕:姑姑会不会嫌她不懂事,爹娘新丧,她却这么笑。

    姑姑倒不这么想,相反,见到素卿会笑,一颗悬着的心踏实许多。“毕竟还是个小孩子!可怜的很!”这个善良的女人没有忘记兄长临死前交待她的事,让她好好照顾素卿。

    素卿和姑姑不禁同时想到了父母(兄嫂)临死时的凄惨模样。

    2

    那是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爹娘在田地劳作,正披着月色归来。素卿见爹娘迟迟未归,不禁胡思乱想,她是个急性子,便沿去田地的路找一找爹娘。不久前一阵子,听说山里的盗匪又出动了,在离村不远的那条山路上杀人抢劫,死的就是同村一个中年男人。素卿担心的正是这个,爹娘回来走的路亦是人迹稀少之处。

    谁料,怕事有事,那一晚,盗匪恰巧又蠢蠢欲动。他们躲在山路边的草丛里,早就盯上了身单影只的爹娘身上那一小袋糙米,那是全家人近半年的粮食。

    就在素卿见到爹娘的身影,想叫喊他们一声时,突然从路边的草丛里窜出好几个黑衣蒙面人,措不及防的爹娘尚未来得及叫喊便被黑衣人撂倒在地。素卿惊恐万分地张大嘴巴,什么也叫不出来,一下子跌坐在草丛里。几个蒙面人听到声响,警惕地四处望了望,随即搭上那袋糙米,一路向西窜去。

    素卿哭喊着扑到爹娘身边,他们已经昏迷,全身都是血。待闻讯赶来的村人将他们抬到家时,娘已经断气,爹只剩一口气,挣扎着不肯咽气,只是紧紧地抓住素卿的手,痛苦万分。姑姑赶来时,素卿见到爹的眼前一亮,随即在姑姑耳边张了张嘴,吐一口血,也随娘去了。

    整个世界在素卿眼前都黑了。

    3

    在姑姑家安定下来后,素卿和素环一起跟一个老先生学识字,画画。素卿性格内敛,倒颇具灵性,学得飞快,不论字还是画都作得很好。相反,素环便贪玩些,喜欢投机取巧,老先生布置的作业,每每是素卿代素环写罢。老先生亦从未发觉。如此一来,即便素卿不说,素环也是要讨好素卿几分的,她怕母亲知道自己贪玩而误了学业。是个简单而透明的孩子,素卿对之又怜又爱,私下里亦少不了教育这个表妹,用功读书,只是功效甚微。

    弹指间,八年光阴一恍而过。两姊妹都已出落成标致美貌的女子。素卿跟老先生习得一手好字画,琴更是弹得炉火纯青。柔美的外貌加上这一身才艺,素卿成了当地出了名的才女佳人。

    素环亦长得水灵,跟老先生习字三年后,她便弃文从武,如今习得一身好武艺,虽出身官宦之家,倒少有娇奢之气,性格豪爽干脆,处处行侠仗义,几年下来,年纪轻轻便落得个“女飞侠”的称号。两姊妹成了当地方圆百里内出了名的“姐妹花”

    姑姑慕容珍起初虽对女儿习武有些微词,后见孩子处处救人于水火之中,便深得安慰,惟一担心便是女儿男性化的脾气和性格,怕是以后嫁作人妇,不讨婆家喜欢。相比而言,她倒是对侄女素卿十二分地喜欢,看到素卿,慕容珍就仿佛看到了二十年前的自己,那个红遍整个江南的俏女子。也正是因了当年的名声,她才得以从贫穷的家里跳出来,得皇帝作媒,嫁给了当年的大将军,有了今天的富贵生活。

    素卿与姑姑亦投缘,视之如母,有什么心事都说与姑姑听,一直地,心里都抱着十二分的感恩,没有姑姑,她不会活到今天。

    姑夫虽脾气暴躁了点,亦是个心地宽厚之人,对她视如己出。爹娘去世三年后,姑夫终于抓到了那一帮劫匪,替她报了杀父之仇。

    4

    素卿过十八岁生日那天,姑姑决定为她比武招亲。为素卿找个好婆家,是慕容珍一直以来的心意。这样她才对得起死去的兄长。

    素卿亦没有反对,一切听姑姑作主。最高兴的要数素环,里里外外快活的像只小鸟。母亲少不了数落她一顿,亦不生气,自顾自地来回穿梭。

    招亲消息一散布出去,立即便赶来了许多当地人家。有瞧热闹的,有凑场面的,更多的是年轻力壮的青年,对素卿倾慕已久,早已盼着这么一个机会。

    擂台摆在院前广场上,前来比武之人三千有余。姑姑在屋内为素卿精心打扮,毕了,瞧她一身锦锻绣花袍,一件朱红翠玉坎肩,凤冠霞披,脚蹬灿黄镶珠鞋,柳叶眉,丹凤眼,肤白腮红,纤纤身段,真真一个“回头一笑百媚生”姑姑喜得合不拢嘴,素卿也羞涩地笑了。

    素环一个“蜻蜓点水”飞到屋内素卿面前。

    “死丫头,吓我一跳。”姑姑嗔怪女儿道。

    素环调皮地吐吐舌头。转眼见着素卿的模样,也着实呆了一呆:“好个如花俏美人!”一边倚在母亲身上撒娇:“娘,瞧您将表姐打扮得如此美艳,弄得孩儿都要嫉妒了。”

    好了,好了,待到明年你满十八岁,娘也为你打扮得如此光鲜。姑姑笑吟吟地看着女儿道。

    惹得三人都笑了。

    素环不再搭话,过来拉起素卿急急往外走:“姐,快走吧,外面的人都等急了。”

    素卿坐在离擂台不远的纱帘后面,她可以看见外面比武人的模样,外面人倒不大瞧见里面她的长相。姑姑坐在素卿身边,一脸幸福模样。素环来来回回地跑着,亦不知她忙些什么。

    前来比武之人中有一个姓潘的,名恩平。武艺极其高强,一连上来十几个人都被他打下台去,从纱帘后面看去,那人约莫七尺身躯,四方脸,浓黑的眉毛,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看上去倒并不壮实,透着一股书卷气,每打败一个人,他便向来人拱手作揖,以示歉意,处处向别人透着一股含而不露,深不可测的气质。十几个回合下来,再无人敢上台与之武一局。当素环回来告诉素卿此人姓名时,素卿一下子便牢牢地记下了。也不知怎么回事,见着他,令她觉得是那么亲切,仿佛早已熟识般。然而视那人神情,仿佛上台只是为了压一压前面那些人的嚣张之气,并无争亲之意,想及此,素卿竟莫名地伤感起来,心里透着几丝冷嗖嗖的凉气,一直钻到全身五脏六腑。她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自己将和这人发生些什么,或者纠葛在一起,伤害着对方。

    姑姑全神观注地看比赛,并未发现身边素卿脸色的变化。素环见再无人上台比武,蒙了面,一声吆喝,冲上台去:好个潘恩平,看掌!说时迟,那时快,一个绣花掌已向潘恩平袭来。

    潘恩平怕是没料到上来的竟是一名蒙面女子,一时错愕,随即便回头神来,会心一笑,轻松招架住。

    姑姑一见,在台下气得直跺脚,急唤素环下来,素环正打得兴起,哪里肯听。

    两人打了数十来回,不分上下,最后潘恩平使出一招“釜底抽薪”一下子将素环撂倒在地。素环从未吃过这样的亏,哪里肯罢休,气得眼泪在眼眶里直转,非得再打上一回,潘恩平不动声色地原地站立,朝素环打个揖:姑娘,得罪了。

    姑姑此时早已忘了女儿胡闹之事,急急地跑上台,喜滋滋地拉住潘恩平宣布比赛结果:现在我宣布,潘恩平就是我们慕容家的侄女婿。

    话音刚落,迎来全场一阵热烈、经久不息的掌声。

    5

    话说这潘恩平武艺高强,原来师出少林,是少林俗家弟子。现年方十九,自幼父母双亡,从小在少林寺长大。上回听说慕容家出了名的“姐妹花”姐姐要比武招亲,分外好奇,正愁刚练就的一身好武艺没处施展,这不,便闻讯而来,谁料误打误撞,竟被选上了慕容家的侄女婿。对于素卿的才貌,恩平早有所闻,如今竟能娶得佳人作妻,真是三世修来的福份,擂台散场时,他隐约见着素卿的身影,婀娥多姿,娉娉袅袅,早已一见倾心。

    素卿自打擂台后见着恩平一面,便念念不忘,现知姑姑选中他作自己的夫婿,真真个喜上眉梢。

    姑姑决定初八那天,约恩平在街上一家酒楼见个面。还有五天时间。

    话说姑侄俩里外忙乎着与恩平见面之事,把素环冷落在一旁。没有人知道她的心事。比武那天,素环原本是瞧着好玩,带着好胜心理上台与恩平一较上下,不料比武完毕,素环竟喜欢上了恩平,长这么大,还没有哪个男人比武能赢得了素环,恩平竟做到了,这大出乎素环意料,她原本是有点恨恩平的,他令她威风扫地,后来一想自己一直苦苦寻找的不正是恩平这样的人吗?那日听母亲说恩平已经是表姐的夫婿,她真是又急又气。她恨母亲也不跟她商量一下就草草决定下来。再一想,母亲凭什么跟她商量呢?又不是自己比武招亲。真是又难过又憋屈。

    听说母亲决定初八约恩平见上一面,素环思量再三,不禁计上心来。

    5

    初八早上,恩平早早起床,洗漱一番,准备前往酒楼。

    正欲离开,门外来了一年轻女子。自称是素卿。只见她一头乌黑油亮的发辫,一身绫罗衫袍,一双粉色丝绸绣花鞋,两道剑眉迥迥有神,一双活泼神气的眼睛,冲恩平笑着。

    你是?恩平大感意外,他没料到红遍整个江南的大家闺秀才女佳人素卿竟会自己来到这里找他。

    潘公子,我就是素卿。女子笑吟吟道。我姑姑今日身体不适,无法前去赴约,特让我来给你赔不是了。说着弯腰作了个揖。

    哦,没事。素卿姑娘,请起。恩平礼貌道。正左右为难,不知如何待素卿姑娘是好。女子忙接话道:潘公子,要不这样,我请你去酒楼喝杯茶。

    恩平心里慌乱不已,头脑早已作不了主,见素卿殷切的目光,只得含糊应下。

    一路上,他细细思量了眼前的素卿,他奇怪自己当日见着素卿背影时便早已是魂牵梦绕,不料真实见着素卿真人,自己倒没了那份感觉,在他印象中,素卿本该是个纤细瘦弱的女子,一双美目盈盈若水,十指纤纤,内敛含蓄,最动人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可是眼前的女子身材结实,性格活泼开朗,透着一丝阳刚之气,怎么看都像男子性格脾性。长得倒是中看,可惜并不是恩平自己喜欢的女子。他疑惑自己当日看错了人,也许那日所见女子的背影并非素卿?眼前之人才是真正的慕容家大侄女?

    同行女子并未觉得恩平心里的疑惑,自个心里早已乐开了花。

    两人在酒楼里落座,自称素卿的女子托店家温了一壶酒,切来三斤牛肉,恩平致歉说自己不喝酒,来一杯茶便可,后拗不过素卿再三邀请,只得应下来。

    恩平原本是个不胜酒力之人,三杯酒下肚,早已头昏眼花。眼看天已黄昏,女子扶着醉酒的恩平进了楼上一间房间。

    迷糊中,恩平闻到一股女人的体香味,他觉得有人在身边紧紧地贴着自己。

    那一夜,恩平陷入了一个局,他做了这一生惟一不该做的事,葬送了自己和素卿之间一生的幸福情缘。

    悲剧就这样被制造出来了。

    6

    那一日,姑姑和素卿自见到那个自称是恩平朋友的人来报信说恩平有事改天再约后,便一直傻傻地等着。等待恩平的音信。就这样等了三天,几天不见的素环突然出现在家人面前。

    这几天你上哪去了?整天疯疯傻傻的,这样下去,以后谁敢娶你?慕容珍生气地教训素环道。

    算了,姑姑。素环尚是个孩子。别怪她。素卿善意地劝阻。

    放心,娘。我过几天就领个夫婿回来让您瞧瞧。素环说着,径直往自个房间走去。也不抬眼瞧素卿一眼。

    越来越不像话了!姑姑直气得脸色发青。素卿又少不了一番劝慰,心里是了无滋味,直寻思着恩平失约的事。难道他看不上自己,故临阵脱逃了?不然所为何事?

    就这么胡思乱想着,素卿不知道自己和恩平的故事早已埋下了一个悲剧隐患。

    原来那一日去见恩平,自称是素卿的女子实是素环,她穿了素卿当日的衣服,发式,表情也一并模仿着素卿。对于素卿,素环倒并无愧疚之心,她觉得素卿自幼父母双亡,是她们家把她抚养这么大,并教她识字、谈琴。隐约地,对于母亲偏爱素卿,素环有些恨意,她不明白自己的母亲为何去喜欢一个外人,却不把她这个亲生女儿放在眼里。那一晚,在酒楼房间里,素环之所以胆敢做出那么出格的事,半是自己对于恩平的真心,半是对素卿和母亲的报复心理。她要她们意识到她并不是平日里那个疯疯傻傻的丫头,她绝不能把属于自己的幸福拱手相让他人。即使是素卿也绝不能夺走。

    素环更恨的是恩平次日早上知道事情真相时的表情。他简直是痛苦万分的。这真是十二分地伤了素环的心。当恩平从素环口中得知眼前的女子实是素卿的妹妹——那日和他比武的蒙面女子时,早已心冷若冰。他恨自己不弄清事情的状况就冒失地跟素环出来。他更恨的是素环竟是如此一个富有心计的女子。竟连自己亲表姐的夫婿也抢。

    难道我追求自己的幸福也有错吗?素环在恩平面前泣下。

    恩平无语以对。思及素卿,心如刀绞。

    7

    那一日,素环跪在母亲和素卿面前讲述了她骗她们的全部过程。原来当日那个前去报信自称是恩平朋友的人实是素环从街上花了十两银子买通的。她讲述了那一夜在酒楼房间里发生的一切,说完哭泣不止,恳求母亲和素卿的原谅。心里却是畅快无比。

    素卿直听得目瞪口呆,她握紧桌上那只花瓷水杯,手抖动得厉害,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她万万料不到从小一起长大的素环原来是如此富有心计的女子。她不相信素环原先的纯真活泼之气都是装出来的,原来素环一直都在恨着自己,她恨自己来到她们家,恨自己与她平分了姑姑的爱。

    接下去素环说了什么,素卿早已听不见。姑姑甩了素环一个嘴巴子,喊了句:作孽啊!便昏厥过去。

    慕容珍醒来已是三日后,问及家里的女佣,才知素卿早已于三日前离开。她知道素卿是真的走了,素环彻底地伤害了她,她懂素卿那孩子的心。看得出她是十二分地爱着恩平的。慕容珍直恨自己辜负了兄嫂的一片嘱托。

    离开慕容家那天,走在大街上,素卿听见身后有人叫她:素卿!

    回头已是泪如雨下,是恩平,憔悴不堪,痛苦万分的恩平。她日思夜想的郎君。如今他们虽近在咫尺,却似远在天涯。

    恩平。素卿低低地唤一声,掩面急速离开。

    素卿,我爱你!恩平在身后唤,心早已碎成片片。这原本才是令他魂迁梦绕的女子啊,他的素卿。

    素卿离开了那座城。

    恩平在第二日跳河自尽。一个为真爱殉情的奇男子,在当地传为佳话。传说他深爱的女子有着倾国倾城的容貌,任何人看了一眼便不再忘。当然那只是传说,并不能当真。

    许多年之后,人们常常会在街角看到一个静坐弹琴的美貌女子,一头乌黑的长发,一脸的恬静淡然,没有人知道她的年龄和来历。

    那悠扬忧伤的琴声,温宛地飘着,漫延整座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