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 苌葆文集 > 赛伯文化呼唤教学一体化

赛伯文化呼唤教学一体化

800小说网 www.800xs.la,最快更新苌葆文集 !

    知识最早起源于劳动人民的生产和实践,在农业经济和随后的工业经济时期,被统治阶级所封存和垄断,随着知识经济以蓬勃的势态席卷而来。知识信息传播摆脱了时空限制:囿于地域化的图书馆实现了非地域化的转变,知识信息不再单纯地依赖于以纸张为载体的传播方式。数字化网络化的电子传播方式使文化知识的控制权重新回到寻常百姓手中。人类进入了赛伯文化时期。

    创新成为这个时期的主题

    赛伯(cyber)是指国际互联网上用来包容一切的一个概念。它在内容上包容一切,在传播对象上面对一切。它具有即时性:能将新闻存在的寿命大大地缩短,在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可以在同一时间即时地获得某地出现的最新信息;把知识或观念更替的周期急剧缩短。它具有透明性:网络在整个世界面前都是透明的,人们能够获得几乎所有的其欲获得的信息,除了处于保密状态的信息。它具有虚拟性:通过模拟或放大的方式,人们能够得到其感官不可能捕捉到的事物的真实面目,如原子、基因等的形态结构,影视图像的虚拟制作,人们进行探究的世界拓宽了。它具有包容性:赛伯本身就有多元的概称,即它包容了世界范围内的几乎所有的文化内容和表征形式,包括每个个体,能充分的张扬个性,又尊重所有的文化。但是,由于它的即时性,人们的心态处于紧张甚至焦虑之中;由于它的透明性,一切失去了神秘感;由于它的虚拟性,人们在真实与虚拟之间失去了判断力和方向;由于它的包容性,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活动方式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人的个性的形成处于被动的状态,也使得每一种文化都处于不稳定状态,让封锁和限制退出历史舞台。这样,人们要生存要发展就不得不关注创新,以最大程度开发利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创新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

    终身教育成为这个时期的必须

    知识经济所引发的知识的爆炸性地增长,使任何人都无法将某一阶段的学习所获得的有限知识成功运用于整个人生,只有以一生的持续学习才能回应时代积聚变化的挑战。教育以前承担培养阶段人才的任务,如今成为知识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终身教育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教育必须给予每一个人相应的学习权利;一切可能的学习的环境不只是学校教育,不只是职业教育,也不止是网络学习,还包括各种民间的学习活动,体育活动,以及各种信息产业活动;一切可能的学习的地点,不只是学校、家庭、图书馆、文化中心、博物馆、艺术馆、工厂、公司及职业培训中心。这个时代需要的是“条条道路通罗马”顺畅,没有年龄限制、环境限制的自由成才。

    传统知识权威有所失落

    美国著名的数字未来学家唐?泰普斯科德断言过:新的世代是与数字媒体共同成长的人——他们有与生俱来的数字行为、更多的diy、反权威、世界观、效率观、更多元的知识。网络世代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第一次实现了孩子比他们的父母更轻松地面对客观环境,更能不断地吸取知识,提高素养,来应付社会不断地创新。他们往往具有下列特点:首先有强烈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他们是积极的信息寻求者,面对巨大的信息资源,他们可以自由的选择和存储,自觉地培养获取知识、筛选和利用有用信息的能力,在虚拟社群中确认本身的人格。其次是情绪和智力的尽情地释放权利:互联网上的信息是开放的,一旦上网,就有可能公开自己的私人想法,也有可能分享别人的私人信息。公私界线日趋模糊。三是包容性:互联网鼓励孩子走出国界向全球化发展,这种全球意识使人类更能彼此包容。四是能自由的表达与有坚定的主张:互联网将网络时代的人们暴露在更为广大的及更多样化的想法、见解及争辩当中,网络互动式的环境也强化着每一个群体的语言及表达想法的能力。在这一种全新的交流环境下,人们可以自由表达思想,有助于个体形成坚定的主张。五是创新性:互联网提供了足够的资源和条件使这种创新变的更快、更便捷。少年儿童成为文化创作的族群。六是早熟:互联网向所有的人提供了一个平等的信息空间,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接触到他们想要的知识和信息,童年的本质发生了变化,早熟的现象会很普遍。七是深入探究的精神:飞速变化的信息,转瞬即旧的知识,促使儿童的好奇心和智慧被充分激活。资源的共享、信息的平等、互动式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沟通,激励了年轻人之间探究调查的精神。过去依靠阅历丰富的传统知识权威,在网络时代学习全新的事物对他们而言,的确是一件苦差事,因为他们必须先改变早已建立的思考模式,然后才能适应与学习新科技。新时代,教师的知识加速老化,学生上了互联网,掌握了大量老师都不曾掌握的知识信息,有些学生的信息比老师丰富的多,以往有较大的知识资源的优势失去了。他们有惊人的学习潜力,因为他们是与电脑、网络等一同成长起来的,他们会把这一切新技术看成是与生俱来的事物。传统上认为很复杂的知识和技术对于新一代可能很简单,绝大多数的老师在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的能力方面,在他们年幼的学生那里要甘拜下风,父母也会被信心渐增、全身心投入科技探索的孩子弄得自信心下降。孩子们的好奇心在网络社会中被充分激活,学习动机大大增强,学习条件有了革命性的改变,学习潜力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学生可以自由获取任何知识,教师的传统说教往往变得苍白无力。

    教育趋向个性化

    网络社会是一个人类智慧被充分激活了的社会,个人的力量可以发挥到无限大,比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人说:“在我们的社会中,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可以说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倒是有障碍的教学环境之多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聋哑人在互联网中学习没有丝毫的障碍;坐轮椅的学习者可以通过电子自由地出入各种学校的“门”儿童不仅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中获取知识,现在还在“虚拟社会”中获取知识。和家长与子女的交流、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不同,在其中只有主动的“参与者”没有了过去意义上的“接受者”是典型的互动式环境,是儿童能够主动掌握的世界。这里有“键盘伙伴”他可以让你跨越年龄、国别、民族、性别、语言、地域等的障碍,为儿童社会化提供了全新的社会环境。在这里儿童成长的速度也和信息变换一样快。当前中学生普遍的厌学情绪可能是传统的教育环境不适应时代和时代中孩子的结果。

    时代呼唤教学一体化

    网络时代的教育内容几乎涉及人类社会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远远超出了学校教育的所有内容,实践证明“游戏中学习”、“做中学”、“个别化学习”新教学理念只有通过网络学习才能真正体现。正如数字化成长(第180页)说的“莱恩四岁,他的父亲认为他看电视的时间太多,所以决定买台电脑给他,并准备了一些儿童教育课程装到电脑上,再教他怎么使用。莱恩特别喜欢‘读书兔子’这个软件,因为它会在读故事时,把故事的内容显示在屏幕上。他的父亲说:‘对他来说,那就像电动玩具,但我们很快就发现,他不只是在玩,同时也是在学习。’”

    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了更多平等对话和交流的机会,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之间的关系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可以更接近,师生之间的“支配与从属”关系加速瓦解,教师只能和学生一起走入网中,做信息高速公路景区的导游。如帮助他们学会缩小自己搜索知识的范围、评估所找的知识、鼓励开拓自己的新天地等。教师要担当从非智力方面影响学生的创造者,他必须掌握新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必须对互联网上本学科知识有很强的敏感性,有全面的了解和独到的见解;必须是讲民主的人;必须是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认知情况的人;必须是有健康的思想与坚定信念的人。

    这样赛伯文化中教与学趋向一体化,教与学消融在互动之中。新的数字媒体创造出了一种学习文化,学习者可以享受人与人之间更好的互动与联系,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学习者都能很快地融入更新、更有力、更有效果的新型学习模式中。教师有时是学生,学生有时是教师从同一起点向无尽的知识海洋游去